“致命”的流感,我们该如何应对?

这个春节假期,台湾艺人大S猝然离世的消息让大家感到震惊:一场流感何以致命?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病毒,杀伤力究竟有多大?

我们对流感并不陌生,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每年的冬春季节也是流感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在我们的认知中,流感与普通感冒差不多,不吃药也能自愈,但实际上,流感不等于普通感冒。

二者从症状上的区别主要是

  • 普通感冒:症状较轻,主要表现为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咽痛、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,通常伴有低热或无发热,全身中毒症状较轻,一般在3至5天内自愈。

     

  • 流感:症状较重,起病急,表现为高热(38℃~40℃),全身症状明显,如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关节疼痛、寒战等,同时伴有剧烈咳嗽和乏力。严重者可能并发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
 

 

流感可能引起哪些“致命”的并发症?

 

虽然大多数流感病例是自限性的,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。所以,可怕的不是流感,而是流感所引起的“致命”的并发症。

 

 

 

 

重症肺炎

 

 

 

流感病毒可直接导致肺部感染,引发重症肺炎,这是流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 
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

 

 

 

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可能导致ARDS,这是一种严重的呼吸衰竭状态,死亡率较高。

 

 

 

流感相关性脑病(IAE)

 

 

 

流感病毒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,如流感相关性脑病,这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可导致死亡。

 

 

 

多器官功能衰竭

 

 

 

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,包括心脏、肝脏、肾脏等。

 

 

 

继发性细菌感染

 

 

 

流感病毒感染后,呼吸道屏障受损,容易继发细菌感染,如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加重病情。

 

图片

 

第一时间识别流感

为治疗争取最佳的时机

 

当出现发烧、咳嗽等感冒症状,我们又无法从症状上快速识别是否流感时,可以通过一些精准的检测手段,帮助我们尽早诊断,从而为对症治疗赢得最佳的治疗时机。